outsourced

他們說企業外包是企業體降低成本的趨勢,不管是不是真的這樣,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

主角陶德,一個因為整個部門被外包到印度,為了50吋電漿電視卡債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去印度赴任,訓練外包公司員工的人。

陶德來到印度的目的只為了回家,壓根兒沒想要了解這個地方,只想趕緊達成目標(客服時間降到六分鐘內)然後走人。所以他一直找不到適當的方法,達成他的目的。

直到他遇上了同樣際遇的人,給了他建議,也是整部電影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台詞:「不要排斥印度,一旦放下身段,感覺就好多了。」

陶德因為「荷麗節」的關係,首次放下了身段,而後更領略了文化差異的奧妙,不再使用將印度員工變成美國員工的做法,並且找到了適應當地的方式,順利的達到工作目標。然後......(這電影當然不只這樣,其他請自己去看。)

這故事的重點對我來說其實不在經濟問題,應該是文化問題。

陶德或許是因被迫的關係才來到印度,所以一直不願意去了解這樣一個文化跟自己國家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地方。如果他一開始能敞開心胸,不要說到接受的地步(我理解有些東西就怎樣也接受不了,EX:食物),只要他願意去嘗試去了解的話,就不會"難過"這麼久了。畢竟不是那麼多外國人有機會去印度長住的,轉個心境想想,有這樣的機會不是難得嗎?!(我怎麼好像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感覺, ̄▽ ̄)

電影裡也帶領著看到了一些印度人的家庭觀、宗教觀、愛情觀(?!)之類的,對於認識印度這件事的確有些功用,可以參考。

最厲害的是為什麼這電影裡也看的到寶萊塢啊,看來寶萊塢真是對許多印度人來說非常重要的娛樂產業哩!連女主角都有說認識寶萊塢就是認識印度的必學之道呢!(筆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